碳排放,是人類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向外界排放溫室氣體(二氧化碳、甲烷、氧化亞氮、氫氟碳化物、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等)的過程。碳排放是目前被認為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我國碳排放中占比最大的(54%)來源于電力和供熱部門在生產環節中化石燃料的燃燒。
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之一。根據2021 年發布的第六次IPCC第一工作組的評估報告,人類活動已經引起了大氣、海洋和陸地的變暖。 極端事件頻發且將繼續;預計到本世紀中期,氣候系統的變暖仍將持續。目前已有超過130個國家或地區提出了“零碳 ” 或 “ 碳中和 ”的氣候應對戰略 。
未來20年,全球溫升將達到或超過1.5℃。高溫熱浪和干旱并發,以風暴潮、海洋巨浪和潮汐洪水為主要特征的極端海平面事件,疊加強降水造成的復合型洪澇事件將加劇。自中國宣布“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”目標后,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力度加強,
碳交易也成為市場熱議話題之一。
我國的變暖速度從20世紀后期尤其是1990年以來超過全球平均水平。一百年中全球平均增溫不到1℃,而中國變暖了1.56℃左右,明顯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,尤其是一些大城市(如
上海、
北京、
天津、
深圳、廣州、
武漢和
重慶等)的平均變暖率高于整個中國的平均變暖率。
版權申明: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,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。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,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如有侵權請聯系QQ:3341927519進行反饋。